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您可以——
来雷州市图书馆看展览!
名称: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 ——第六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
内容:记录工作优秀成果图文介绍、影音展示
线上看影片!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访问二维码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访问二维码
优酷访问二维码
2024年是我国批准《?;し俏镏饰幕挪肌?0年。2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长期以来,国家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建设与宣传推广工作。今年,在第1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享有非遗?;さ挠判愠晒餐鼗っ褡宓木窀?,共同开创非遗保护工作更美好的未来。
★★★★★★★★★★
项目名称:牡帕密帕
简 介:李扎倮,1943年出生,男,拉祜族,云南澜沧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3年去世?!赌蹬撩芘痢肥抢镒迕窦涔惴毫鞔某て词朗肥??!澳蹬撩芘痢笔抢镉锏囊胍?,意为“开天辟地”?!赌蹬撩芘痢吠ü诙啻?,通常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阔塔节、婚礼或农闲期间,由“嘎木巴”(会唱诗的人)和“魔巴”(习俗活动主持者)演述。全诗曲调简单流畅,歌词格律固定,对偶句多,依字行腔,有说唱特点,调式有地域差异。李扎倮自幼生活在拉祜山乡,少年时期开始学习《牡帕密帕》和芦笙舞,能够完整演述《牡帕密帕》的19个篇目,并掌握100多套芦笙舞,被称为“嘎木巴”和“芦笙王子”。他演述的《牡帕密帕》经整理后,于1989年由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项目名称:汗青格勒
简 介:尼玛,1941年出生,男,蒙古族,青海乌兰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去世。青海海西蒙古族将“英雄史诗”称为“图吉”,将其说唱者称为“图吉齐”。史诗《汗青格勒》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汗青格勒通过斗争,先后降服恶魔蟒古斯和凶恶的汗王,从魔窟中解救百姓的故事。尼玛的家庭有着世代演述史诗和故事的传统,尼玛从小听着长辈们讲故事长大,凭借超人的记忆力,能熟练完整地讲述100多个史诗和民间故事。尼玛讲述的《“?!钡孛睦蠢贰洞锊妓锖睦蠢贰栋⒗谔夭嘉鳌贰度焱辽健返让窦浯倒适卤谎∪搿肚嗪C晒抛甯袼苟怠贰肚嗪C晒抛迕窦淇谕肺难Ъ酢返仁橹?。
项目名称:昌黎民歌
简 介:王世杰,1940年出生,男,汉族,河北乐亭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昌黎民歌主要流传于河北省昌黎县,按演唱内容分为劳动号子、叙事歌、情歌、生活歌四个类型,形式有秧歌调、单口唱和对口篇三种。昌黎民歌以当地方言为基础,用“土嗓子”演唱,风格婉转细腻、诙谐幽默,伴奏以二胡、扬琴、笛子为主。王世杰从小在乐亭皮影戏、乐亭大鼓和莲花落的熏陶影响下,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他于1960年拜老艺人曹玉俭为师,学习昌黎民歌。从艺60余年,他的演唱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代表曲目有《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正对花》等。王世杰重新整理和编辑的《昌黎民歌选》是目前较有参考价值的昌黎民歌选集。
项目名称: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赞达仁)
简 介:额尔登掛,1932年出生,女,鄂伦春族,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去世?!霸薮锶省笔嵌趼状河?,意为“山歌”,是鄂伦春族主要的歌唱艺术形式,也是鄂伦春族游猎生活中的交流媒介。赞达仁曲调以五声音阶的羽、宫、徵调式为主,略带颤音,多为即兴演唱,临时填词,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方式,演唱中常杂以“那依耶”“希那耶”等衬词,听来悠扬婉转,动人心弦。额尔登掛是鄂伦春族民歌演唱的佼佼者,其演唱的赞达仁高亢、亮丽,具有鲜明的原生态特点。额尔登掛连续多年在各类晚会上表演赞达仁,并能用鄂伦春语、鄂温克语、达斡尔语和蒙古语演唱。作为内蒙古呼伦贝尔五彩合唱团中年纪最大的成员,多次随团参加国内外演出。
项目名称:锡伯族民歌
简 介:佟李美,1929年出生,女,锡伯族,新疆察布查尔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锡伯族民歌历史悠久,在清代发展至鼎盛,演变出渔猎歌、萨满歌、田野歌、习俗歌等多种类型,其语言较口语更加精炼、优美,遣词成句,非常自由。锡伯族西迁新疆后仍然传唱锡伯族民歌,并传承至今。佟李美12岁学艺,20岁时已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嗓音圆润浑厚,能演唱上百首民歌,深受听众喜爱,代表作有《婚礼歌》《哭丧歌》《丁巴歌》等,并培养了大批后继人才。2011年,佟李美在中国首届锡伯族民歌大赛中获“中国锡伯民歌王”称号。
项目名称:耳子歌
简 介:杨春文,1935出生,男,白族,云南云龙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去世?!岸痈琛笔橇鞔谠颇鲜〈罄碇菰屏匕鬃迕窦涞墓爬匣榍煜八??!岸印卑子镆馕昂┥抵恕保案琛蔽瓒狻6痈枰话阍诮峄榈哪蟹郊抑薪校岽┱龌槔?,包括闹宴、祈福、闹婚、祭祀、劝导等程序,涉及礼仪、宗教、戏剧、歌舞等内容。耳子歌常用来祈求家宅平安、驱邪禳灾、家庭和谐、人丁兴旺,是滇西农耕文化的集中体现。耳子歌表演者均为男性,一般有十多人,分别扮演各个家庭成员,其中“耳子”扮演者需用棕皮遮面,并包裹全身,具有傩的意味。杨春文从事耳子歌表演活动60多年,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耳子歌的各种表演程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同时对耳子歌的表演习俗、文化内涵有着深入的研究。
项目名称:藏族螭鼓舞
简 介:道吉才让,1962年出生,男,藏族,青海循化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藏族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祈求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五谷丰登。“螭”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表演螭鼓舞就是对水龙的祭祀。经过世代流传演变,螭鼓舞形成程式化的多段(套)体例,结构严谨,动作整齐划一。表演时,多名男子组成舞队,舞者头戴五峰吉祥帽,身披金色棱形披肩,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鼓边舞蹈,鼓声铿锵有力,舞姿豪放刚健。道吉才让自幼耳濡目染接触螭鼓舞,16岁学习并参与表演,19岁成为舞队领舞,从艺40余年,为螭鼓舞的传承倾注了大量心血。螭鼓用山羊皮制作而成,每逢立夏时节,道吉才让亲自完成揉皮子、晾晒、绷鼓、画图、上色等每一道工序,并将螭鼓制作技艺和螭鼓舞表演技巧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
项目名称:京剧
简 介:朱绍玉,1946年出生,男,汉族,北京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清代乾隆时期,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朱绍玉13岁考入青海省京剧团,后调入福建京剧院,1996年调入北京京剧院。从艺60多年来,朱绍玉创作戏曲音乐作品210余部,代表作品有大型新编京剧《赤壁》,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京藏剧《文成公主》《格萨尔王》等,作品获得文华音乐创作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出版有《朱绍玉京剧音乐作品集》。
项目名称:皮影戏(昌黎皮影戏)
简 介:张向东,1947年出生,男,汉族,河北抚宁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皮影戏是一种以灯光照射和人物剪影表演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的民间戏剧,昌黎皮影戏主要流传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及邻近地区。昌黎皮影戏以昌黎民歌为素材,唱腔丰富多彩,乐器以四胡为主,伴以鼓、板、锣等打击乐器。传统剧目有《乾坤带》《秦香莲》《邵玉兰》等。张向东13岁考入唐山市皮影剧院,跟随演唱名家厉景阳、皮影操杆大师齐永衡学艺。作为“拿影”(操杆手)演员,他15岁便被称为“小箭杆王”。张向东在表演上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常为一句唱腔、一个动作反复斟酌。他收集了6000余件皮影作品,创作了《花木兰》《大闹天宫》《愚公移山》等20余部皮影戏剧目,整理了1000余本皮影影卷,并在保持皮影戏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对部分皮影影卷进行创新和改编。
项目名称:上党梆子
简 介:吴国华,1959出生,女,汉族,山西高平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有700多个,伴奏乐器主要为巨琴、二把、呼胡“三大件”,角色行当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吴国华出生于艺术世家,唱、念、做、打深得父辈真传。在数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她扮演了众多戏曲人物形象,扮相端庄大方,唱腔清脆俏丽,较高代表角色有《寄刀》中的林黑娘、《三关排宴》中的萧银宗等,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多个奖项。
项目名称:木偶戏(杖头木偶戏)
简 介:殷大宁,1945年出生,男,江苏泰兴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扬州的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是中国木偶三大流派之一。托举木偶的“托举功”、操纵木偶的“扦子功”及体现人物步伐特征的“台步功”是杖头木偶的三大基本功。要使木偶真正活起来,必须有木偶制作人员设计制作出活灵活现的木偶人物形象。杖头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多移植自京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殷大宁于1961年进入泰兴县木偶剧团,师从贾小奎学习木偶制作技艺,后师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虞哲光等学习木偶造型相关技艺,为剧团近20台木偶戏担任造型设计和制作,代表作品有《追鱼》《猪八戒找钥匙》《七品芝麻官》《琼花仙子》《三打白骨精》等。
项目名称: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
简 介:周尔禄,1945年出生,男,汉族,浙江泰顺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泰顺药发木偶戏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在泰顺称为“琼花木偶”。泰顺药发木偶已有300多年历史,其表演分为盘式和树式两种形式,主要用于庙会、祭祀、节日等民俗活动。表演时,在烟花的带动下,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药发木偶的制作包括原材料选备、火药配比、木偶制作等环节。周尔禄是泰顺县大安周氏药发木偶第十代传人,13岁跟随父亲周明守学习药发木偶的制作,18岁出师,与药发木偶戏相伴60余年。周尔禄精通控制火药的技术,逢年过节受邀至各地制作和表演药发木偶戏,使工艺复杂、精细的药发木偶得以传播和传承。
项目名称:木偶戏(湖南杖头木偶戏)
简 介:谭奇书,1941年生,男,汉族,湖南祁阳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湖南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湘南、湘西一带的杖头“内扦子”木偶,是极具地域艺术特色的“三大”杖头木偶戏之一,有800余年的历史。湖南杖头木偶戏以传统剧目著称,老一辈艺人擅长演出《拦马》《鸿门宴》《芦花荡》《盗仙草》《目莲戏》等短小精悍的折子戏。谭奇书师承湖南杖头木偶戏艺术大师李海轩,15岁创作第一部大型杖头木偶神话“台上台”剧《金鳞记》,16岁进入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工作,系统掌握杖头木偶戏制作、操作以及表演艺术,有着较高的编剧、导演水平,曾获国内外多个奖项,代表作品有《金鳞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智取威虎山》《化蝶》《打面缸》等。
项目名称:湘剧
简 介:左大玢,1943年出生,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湘剧是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等地。湘剧兼含高腔、弹腔、昆腔、低牌子四大声腔,有丰富的打击乐谱和过场音乐,程式严谨,表演、服饰、脸谱具有独特的湖湘地方风格。左大玢出生于湘剧世家,于1954年考入湖南省湘剧团小演员训练班,师从孔艳兰主攻花旦;后加入湖南省湘剧团,拜湘剧旦行泰斗彭俐侬为师。经过多年舞台实践,左大玢的湘剧表演风格逐渐成熟。她的唱腔丰富,音色柔美,能兼演花旦、刀马旦、闺门旦等应工戏,善于塑造性格迥异的各类人物,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多个奖项,代表作有《生死牌》《拜月记》《百花公主》等。
项目名称:独脚戏
简 介:童双春,1934年出生,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去世。独脚戏又称“滑稽”,作为一种曲艺表演形式,兴于1920年前后,受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迅速反映时代和社会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平民色彩。童双春于1949年开始学艺,先后拜杨笑峰、姚慕双、周柏春等前辈为师,1960年加入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他继承姚慕双、周柏春将“热捧软逗”与书卷气相结合的风格,吸纳朱翔飞幽默滑稽的特色,学习袁一灵的“妙语连珠”,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有《全体会》《唱山歌》《玲珑塔》等。
项目名称:金华道情
简 介:叶英盛,1947年出生,男,汉族,浙江义乌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华道情也称“道歌”,发源于义乌市,原为在道观内演唱的诗赞体“经韵”,后吸收其他词调和曲牌音乐,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金华道情用金华方言单口坐唱,有连白带唱、唱中插白和间插平板几种方式。其音调多采用徵调式,结构完整,节奏多样,以金竹所制的情筒(又称“渔鼓”)和两块竹片组成的简板伴奏,现存传统曲目425部,内容涉及金华及周边地区30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及民俗等方面的演变。叶英盛11岁开始学艺,把义乌道情单一的说唱形式发展为说、唱、演相互融合的曲艺形式,丰富了道情的表现力,使之能更生动地反映生活。
项目名称:抖空竹
简 介:张国良,1956年出生,男,汉族,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因中空而得名,俗称“响葫芦”,以北京、天津所制最为著名。北京抖空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稳定,技术、技巧成熟完备,是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活动发展传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张国良出身空竹世家,10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空竹制作,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空竹制作人之一,享有“空竹张”的美誉。张国良在空竹制作传统的基础上对工艺、品种进行改进,使空竹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收藏性等特点,代表作品有“中国象棋空竹”“福娃空竹”“龙凤空竹”等。
项目名称:剪纸(中阳剪纸)
简 介:王计汝,女,汉族,1947年出生,山西中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中阳剪纸以当地的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多以红色彩纸体现喜庆、热烈的民俗气氛,有时也根据风俗习惯,运用紫、黑、黄、绿、蓝等色彩纸剪制作品。从事这项技艺的手艺人主要是中阳农村的女性,剪纸既是她们的日常生活,也是她们的精神寄托,展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王计汝从小受到家庭熏陶,跟随母亲学艺。她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类民俗事象,作品多涉及当地生产生活、年俗风情和节日喜庆等内容。她的剪纸作品具有粗犷浑厚、古朴典雅的特点,代表作品有《丰收乐》《春忙》《晋商》等。
项目名称:剪纸(庄河剪纸)
简 介:韩月琴,1941年出生,女,汉族,辽宁庄河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庄河剪纸是辽东半岛南端庄河市一带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明清时期已在当地流行。庄河剪纸题材广泛,构思别致,古色古香,夸张生动,黑白关系和繁简处理十分讲究,剪刻技巧和刀味剪纸技艺达到较高水准。韩月琴剪纸技艺娴熟,继承了传统的“随心走”剪纸技巧。其作品的题材和形式与当地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传承庄河剪纸艺术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充分反映了东北地区民间剪纸艺术风貌。
项目名称:面人(上海面人赵)
简 介:赵艳林,1941年出生,女,汉族,上海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面人赵技艺是海派面塑的杰出代表,由有“面人大王”之誉的赵阔明开创。赵阔明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面塑的“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大大丰富了面塑艺术的表现力,加强了对人物相貌和对象质感的表现,体现出鲜明的海派文化特色。赵艳林是赵阔明之女,于1959年进入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跟随父亲学艺。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掌握了精湛的面塑技艺。她注重研究现代人物和外国人物形象的制作技艺,突破了面人“千人一面”的雷同形式,创作出《各族人民大团结》《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等作品。
项目名称:苏绣
简 介:余福臻,1942年出生,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去世。自明代以来,苏绣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目前较有影响的苏绣分为三大谱系:传统细绣、沈寿所创的“仿真绣”、杨守玉所创的“乱针绣”。余福臻于1957年进入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专修班学习,其后师从顾文霞绣猫,师从曹克家画猫,1962年加入苏州市刺绣研究所。她锤炼苏绣技艺,集画、绣于一身,精通传统细绣、乱针绣、双面绣、双面三异绣等针法绣法。其作品虚实有序、情景相融,既保持平绣“平光齐匀”的特征,又揉入乱针绣,呈现线条活泼、色彩丰富之特点。余福臻尤其擅长双面绣猫,有苏绣“猫王”之称,代表作品有双面绣《白猫戏螳螂》,单面虚实针绣《黑底黑猫》《白底白猫》等。
项目名称:灯彩(仙居花灯)
简 介:王汝兰,1937年出生,女,汉族,浙江仙居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仙居花灯也称“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得名,其发源地在浙江省仙居县皤滩镇。仙居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王汝兰从事仙居花灯制作60多年,熟练、完整地掌握了该项目的关键工艺技术和操作技巧。她在继承传统花灯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致力于仙居花灯的传承、创新、研究和开发。她在花灯图案、造型的设计上,吸收古建筑梁柱雕花造型等元素,展现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形成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花灯艺术。
项目名称:瓯塑
简 介:周锦云,1948年出生,男,汉族,浙江温州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瓯塑是由堆漆工艺发展而来的传统塑作艺术,流传于浙江温州地区,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明清以后,堆漆在温州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隐起错金”“隐起错漆”“隐起错油”三个瓯塑工艺品种,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周锦云1966年开始学习瓯塑艺术,师从瓯塑著名艺人谢香如、张国球。他擅长山水、风景、建筑、人物等大型作品,技艺功底深厚。其作品注重表现大自然意境和色彩视觉效果,含蓄中兼泼辣,细腻中兼粗犷,代表作品有大型壁塑《西湖天下景》《迎亲图》《雁荡风景甲天下》《五岳独尊》等。
项目名称:剪纸(滨州民间剪纸)
简 介:王德荣,1938年出生,女,汉族,山东滨州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滨州民间剪纸艺术广泛流布于黄河、徒骇河流域的城乡地区。滨州民间剪纸题材广泛,很多题材来自地方戏吕剧的剧目,反映了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品种类繁多、样式多变、构图简单、造型夸张,具有粗犷古拙、浑厚率真的特点。王德荣自幼跟随母亲学习传统剪纸,在传承滨州民间剪纸艺术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她剪纸不需要预先设计,完全凭感觉信手剪出,风格质朴、纯真,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王德荣的作品继承了滨州剪纸的锯齿纹、旋涡纹、月牙纹等特色,深受人们喜爱,代表作品有《丰收图》《孔雀牡丹》《虎头帽》等。
项目名称:面人(曹县江米人)
简 介:王锡金,1935年出生,男,汉族,山东曹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曹县江米人是流行于山东省曹县一带的传统面塑艺术,由古代祭祀神祇的供品演变而来。曹县江米人样式丰富,造型简略,色彩绚丽,塑造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性。王锡金师从曹县江米人老艺人王勤胜,经过20多年的学习,全面掌握了曹县江米人的制作技艺。他通过总结经验,认识和掌握了面料的火候、熟度以及弹性等核心技艺的规律,在实际操作中将色彩渗透到面料之中。其作品色泽明快、古朴典雅、造型丰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致力于曹县江米人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多次参加国内外非遗技艺展演和文化交流。
项目名称:粤绣(广绣)
简 介:许炽光,1932年出生,男,汉族,广东广州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粤绣是流传于广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粤绣工艺自成一家,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象的肌理。许炽光出身刺绣世家,7岁跟随父亲学艺,从艺80余年,有着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无论刺绣人像、山水、景物,还是刺绣兽口、花鸟、鱼类等,他的针法技艺精湛,表现手法全面。他还发明了“施盖针”“鸡仔针”等新针法,在业内有着较高声望,代表作品有《红荔白鹅》《红棉八哥》《紫??兹浮贰吨癖ㄆ桨病返?。
项目名称:纳西族东巴画
简 介:和世先,1942年出生,男,纳西族,云南玉龙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去世。东巴画是纳西族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以纳西族民间信奉的神灵、传说中的祖先及动物为主要描绘内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经卷图画、木牌画、纸牌画和卷轴画等形式,许多画面亦字亦画,保留了浓郁的象形文字特征。和世先出生于东巴世家,从小在东巴文化的熏陶中长大,熟练掌握东巴祭祀、东巴舞、东巴画等技艺。他恪守独特的东巴画传统,对东巴画创作非常慎重,作画的颜料遵从经书记载,多为自己制作,绘制了各类画作近400余幅。和世先是纳西族群众心目中公认的“大东巴”。
项目名称: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简 介:吉抓住,1946年出生,男,汉族,山西阳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山西阳城为中国生铁冶铸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艺十分突出。该技艺有一整套成熟的工艺,师傅们凭借多年经验,娴熟地掌握炉况、火候及铁水成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铁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吉抓住1964年开始在犁炉社打杂、看护机器,随舅父张锁明学习冶铸技艺,1976年正式成为犁炉工人,1977年先后在红炉、马甲等地任炉头,直至1984年犁炉停产。多年的经验累积,使他仅靠双眼便可识别火候、水色,被称为“一眼准”。他在传统冶铸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尤其是在炉膛的改进上卓有成效。
项目名称: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简 介:杨胜伟,1937年出生,男,苗族,湖北咸丰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蒸汽杀青针形绿茶,产自被誉为“世界硒都”的湖北恩施。其干茶外形紧细翠绿、形似松针,汤色青绿、叶底嫩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恩施玉露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工具古朴,技艺独特。其蒸青工艺利用高温蒸汽破坏酶的活性,抑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从而形成绿茶特有的色泽和香气。杨胜伟师承肖执正、龙显禄,是恩施玉露第十代传人。从艺50年来,他潜心研究恩施玉露的制作技艺,总结出“稳、适、转、轻”等技术要领,“蒸、扇、抖、揉、铲、整”六大技术核心,以及“搂、端、搓、扎”四大制作手法,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的传承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名称: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简 介:叶竹青,1935年出生,男,汉族,广东潮州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去世。潮州彩瓷烧制技艺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运用国画技法,并与潮州民间工艺融合而成。叶竹青自小师从著名陶瓷艺人沈建初先生,1959年进入广东省枫溪陶瓷工业研究所工作,从事陶瓷器皿和装饰设计。其作品以自然、抒情为基调,用工笔新彩形式描绘,着色细致入微,运笔秀逸,注重虚实结合,作品造型装饰疏密有间、轻重有别,富有立体感。他创新了釉上堆彩工艺,引领了潮州彩瓷的新风尚。他主持设计的《友谊》通花瓶作为国礼被赠与朝鲜,《丹凤朝阳》瓷花篮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交流。
项目名称:枫香印染技艺
简 介:杨万仁,1949年出生,男,瑶族,贵州麻江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枫香印染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麻江县和惠水县,是一种独特、古朴的手工技艺。其工序繁杂,包含棉花种植、纺线、织布、绘制图案、点花、染色、洗净晒干七个环节。与蜡染制作工艺不同,枫香印染用枫香油、牛油混合物点花,油料渗透力强,干后质地相对柔软,有韧性,风格独特。杨万仁从17岁开始制作枫香印染,是家里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村里唯一精通全部枫香印染技艺的匠人。他在种植染料、技艺传承、示范教学方面不懈努力,激发更多瑶族青年学习和传承枫香印染技艺。
项目名称:中医正骨疗法(张氏骨伤疗法)
简 介:张玉柱,1947年出生,男,汉族,浙江富阳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氏中医骨伤疗法为浙江富阳人氏张永积在清道光年间创立,以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百草伤膏治疗为特色。张玉柱是东梓关张氏骨伤疗法第五代传人,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中医骨伤重点专科建设基地及浙江省中医正骨医疗中心学科带头人。张玉柱擅长四肢骨折的整复,对颈椎病、腰腿痛、股骨头坏死、外伤性截瘫、骨关节炎、骨不愈等疑难杂症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项目名称: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
简 介:郑铎,1936年出生,男,汉族,安徽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西园喉科为清代五大名医之一、歙县郑村郑氏二十四世祖郑以显所创,因郑氏祖宅号称“西园”而得名。西园喉科治医严谨,名医辈出,至今已有十二代传人。第三代传人郑梅涧于清乾隆年间创制的“养阴清肺汤”,成为当时治疗“白喉”的良药。郑铎为西园喉科第十一代传人。他从事中医喉科50多年,全面继承西园喉科的内外治法及针灸疗法的烙法,吸收现代中医喉科学各流派治疗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疗体系,使诸多口腔咽喉疑难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特别在喑哑一症的治疗上独树一帜。他在祖辈“养阴清肺”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独创“轻可袪实”法,对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肥厚等症疗效斐然。他还整理了郑氏喉科历代著作,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
项目名称:苗医药(钻节风疗法)
简 介:田兴秀,1933年出生,男,苗族,湖南花垣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去世。钻节风疗法是苗医药疗法之一,主要用药为紫葳的根,具有退火、败毒、补体、止痛、疏筋理骨、强筋健肌的功能。苗医药钻节风疗法因应用方便,疗效较好,已作为农村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向全国推广。田兴秀从事医疗工作60余年,一直致力于苗医苗药的学习研究与发掘运用,他遍纳民间苗医之方术,广集巫、傩、苗老司等医道之要义,将之与中西医融会贯通,运用于临床实践。他不懈发掘、研究整理,撰写临床治疗心得几百万字,拥有大量验方奇方,形成了系统的苗医学术思想,先后出版了《苗医苗药》《三本论》《中国苗族医学》等著作。
项目名称:元宵节(河上龙灯胜会)
简 介:傅叶茂,1937年出生,男,汉族,浙江萧山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上龙灯胜会是杭州市萧山区的地方传统民俗,包括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四个过程。村民们通过正月十二“起灯日”起引龙灯、正月十五元宵节舞龙、正月十七“化灯日”火化龙身等一系列活动,祈求全年风调雨顺。板龙是河上龙灯胜会的核心。板龙就是接板成龙,将灯板两头打孔,衔接前后龙段,再用木棍穿过固定,使之连成一条波浪形长龙。整个制作纯靠手工,使用竹子、彩纸、糨糊等材料,工艺十分讲究。傅叶茂是板龙龙头制作的核心人物,他向老艺人潜心讨教,又自学刻纸,精通扎龙技艺与龙头装饰,其以凿花为代表的手工技艺成为制作板龙的独门绝技。